说起临猗,会想起筋道的白面馍、亲肤透气的粗布单、软乎乎的棉花被;会想起临猗人待客的荷包蛋、八大碗、十二起和三套饭;会想起看不够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石榴花,吃不完的樱桃、白水杏、苹果、冬枣和江石榴;会想起中华农商始祖猗顿;会想起建造于元代的临晋县衙;会想起“黄河上第一朵花”——夹马口电灌站;会想起元杂剧领袖人物、中国戏剧鼻祖、“东方莎士比亚”关汉卿;会想起一招一式堪称风华绝代、一颦一笑皆现仪态万方的蒲旦宗师王秀兰;会想起曲调婉转、行腔酣畅、音韵悠长的临猗眉户。
临猗是全国戏剧大县,地台戏、桌子戏、锣鼓杂戏、眉户、道情、蒲州梆子等均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临猗戏剧文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临猗的桌子戏。初听桌子戏,还以为是陕西老腔,后来才晓得临猗桌子戏与陕西老腔虽都是中国戏剧艺术的独特形式,但在起源、地域特色、表演形式、唱腔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区别。临猗桌子戏,桌子当“主角”,以桌为台,围着桌子唱大戏,跳上桌子亮高腔。
桌子戏发源于临猗县角杯镇吴王村,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蒲剧早期的形态,一招一式都展现了黄河汉子的粗犷豪放。吴王村西临黄河,与陕西合阳县洽川隔河相望,村子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山西通志》也曾有关于它的记载:“昔有吴、王二姓居此,故名吴王村。”
村子依河而建,渡口因村而名。据史料记载,吴王渡始建于公元前636年,由晋文公重耳所建。重耳即位后,曾来此地巡视,认为这里西依黄河,三面环沟,只有一条古道与外界相通,是一处不可忽视的军事重地,于是拓通道、筑码头,建成了沿用至今的渡口。吴王村内曾经四方商贾云集、各种商铺林立,南来北往的客商纷纷驻足于此,由此也成为文化融合之地。
诞生于吴王村的桌子戏,受往来商人、雇工等来自不同地域习俗的影响,融合南北文化,于劳碌闲暇之余上演,尽显“面对黄河一声吼”之势,或豪情万丈,或粗犷酣畅。
岁月如梭,吴王古渡口虽早已不见昔日的繁华盛景,桌子戏也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它没有角色行当之分,演员都是乐手,乐手都有戏码。它的曲调铿锵有力,唱腔质朴浑厚、高亢激昂,演员表情生动、动作夸张,乐器演奏精湛。演员们大都是没受过正规训练的农民,演出中,他们或用吹胡子、瞪眼睛的表情来演出故事情节,或用高亢的唱腔、夸张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在表演方面,临猗桌子戏的主要表现为粗犷豪放、接地气的特点。唱到高潮时,演员跃身跳到桌子上。此时,高亢雄浑的唱腔响彻舞台,演员生动饱满的表情、雄健威武的姿态点燃全场。每每至此,台上演员酣畅淋漓,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只要看过桌子戏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
临猗桌子戏也使用道具,主要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有板鼓、小战鼓、马锣、梆子、大镲、小镲、小锣等,文场则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笛子、底胡等乐器。这些道具在演出中起到了重要的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数百年来,临猗桌子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唱真情挚爱,颂扬忠义仁勇,在引领风尚、教化民众、活跃生活、鼓舞人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因为演员来自当地村民,曲目内容耳熟能详,曲调节奏口口相传,桌子戏拥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曲桌子戏,唱出了黄河的激越辽阔,吼出了黄土地的博大厚重。祝福这久经黄河水沁润、黄土地滋养的桌子戏,像老百姓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滋味悠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