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六七分钟的唱段,闪回蒲剧艺术家艺术精华的一瞬,戏迷从中感知着艺术高光时刻;青年蒲剧演员为蒲剧经典唱腔配像,深情致敬并演绎经典,新老两代携手合体跨越时空深情对话;将珍藏多年的戏曲手抄本、戏单、磁带资料无偿捐赠,磨旧泛黄的痕迹见证了戏迷与戏曲的故事。一场聚焦蒲剧精髓的“音配像”工程,见证了一度沉寂的经典蒲腔原声再次激荡。
“冯派集大成者朱秀英的戏吐字真,韵味足,辨识度高”“演员们太棒了,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配音的痕迹”“吐字清晰,唱腔动听”……11月23日,已故蒲剧表演戏曲名家朱秀英、樊小黑、王天明等人的“音配像”戏曲唱腔,在抖音平台视频首发。演出中,戏曲名家的唱腔与青年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许多戏迷认认真真倾听,细细加以品味,每个视频下方的评论区都刷屏不断。这些戏迷热切期待的特殊演出,从前期制作到后期推送,全部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倾力组织完成。
从资料收集整理开始,筛选整理蒲剧艺术家的唱腔录音,再到青年演员配像表演合成,“音配像”工程工作有序进行。自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成立以来,致力于蒲剧艺术的守正与创新,依托征集收藏体系,形成海量资源库,建立起蒲剧资料的收藏体系,基于蒲剧艺术文化瑰宝,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化石”——记录蒲剧生长年轮
在蒲剧艺术院蒲剧研究室的收藏室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蒲剧手抄剧本,有关蒲剧的书籍、戏单有序码放,研究室工作人员仔细将资料归纳分类整理,归类纸质资料的年代、艺术家身份、剧本类别、创作人员等信息,一旁的工作人员将刻录有蒲剧唱段的部分光盘、磁带、唱片进行数字化传输转录。在这里,许多罕见的蒲剧“孤品”被甄选收藏,为“音配像”工程提供资料。
“收集整理,虽然很枯燥,但是有意义。”从事蒲剧研究工作十余年的胡猛说,“以前技术不发达,传播媒介不像现在多元便捷,很多老艺术家录的唱腔很少有发行的。一辈子就留下几个唱段,留有音频资料的本来就不多,更早年的就是些文字资料了。有些老戏,唱戏的演员辞世,老一辈的戏迷留下的不多,蒲剧剧目也就濒临失传了。”
蒲剧院的资料库收藏着从20世纪30年代流传至今的蒲剧资料,包括蒲剧唱片、磁带、光盘、剧本等音视频资料,收集来源广泛。这些资料由蒲剧名家的家属自愿提供,也有戏迷收集和购买后捐赠给蒲剧艺术院。其中包括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如民国时期用于点戏的戏单。年代最为久远的是1937年由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杨登云在西安录制的十来段唱腔。
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对蒲剧的重新“阅读”。30年代、50年代、90年代……不同年代的蒲剧唱腔背后都有一段壮阔的历史,表征着相应时代下不同的流派各自的艺术特色。通过系统整理,蒲剧艺术院发掘了杨焕育、康希圣等蒲剧艺术家的宝贵资料。在整理不同阶段的录音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蒲剧唱腔不是恒定的,而是呈现着不断发展的趋势,这些蒲剧音乐唱腔发展的“活化石”,反映了蒲剧的传承与创新。
“蒲剧是立体的、生动的,唱念做表样样不能少,看不到表演,蒲剧的生动就要趋于混沌。”在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院长贾菊兰眼中,建立资料库,确保蒲剧资料得以永久保存,这只是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新生的第一步。经过数十年光阴流转,如何让戏中人物的唱腔原汁原味地重现,让那些曾经沉寂的声音再次回响,才是找到蒲剧的根,将根扎在戏曲生长的土壤中。
“我们收藏的媒介资料记载了蒲剧历史、许多戏曲名家的代表作,这些资料对研究历史、探索蒲剧艺术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是珍贵的‘活化石’‘活文物’,承载了我们老百姓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思。”贾菊兰说,真正实现戏曲艺术的活化传承,在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做好创新的转化工程。
“音配像”——蒲剧经典再度“被看见”
“我们已经排出了一部部好戏、新戏,该怎么样能让逐渐消失在舞台上的传统蒲剧经典在新时代也被看见?”看着珍贵的蒲剧资料,蒲剧艺术院的老师们想方设法让其焕发生命力。
能否把当时的唱腔复原出来,进行抢救性整理发掘?
以“音配像”表演形式,保留戏曲名家唱腔;在镜头前,青年演员来表演,与几十年前名家的唱腔共同“演出”。这样的表演与传统曲艺双簧表演形式类似。双簧为幕后一人说或唱,前台演员只做动作,二人默契配合。“音配像”的表演,看似演员自演自唱,说唱的部分则为蒲剧名家几十年前的唱腔录音。
由蒲剧艺术研究室负责,搜集并筛选出符合“音配像”标准的素材。“第一阶段,我们更关注艺术地位较高的蒲剧名家,那些仅有音频资料而无视频的珍贵录音。”胡猛介绍,“目前选择的蒲剧经典选段,均有着一定的艺术特色。如何确定参演演员,以及如何适应经典唱腔的录音要求,呈现严丝合缝的演出,对演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在蒲剧艺术院会议室,一场慎重的讨论就此展开。一开始,“谁能配”“怎么配”“如何配好”,围绕这些问题,蒲剧艺术院“音配像”团队明确了筛选标准,根据蒲剧演员的唱腔所代表的行当、流派、艺术风格等进行筛选,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决定在首批“音配像”唱段中以师承关系优先,由冯派嫡系弟子原晓蓉演绎《三击掌》《四进士》。在《薛猛表功》中,由演员范凯为樊小黑配像。“演过相应角色是首选,嫡传弟子的气息运用与唱腔细节处理,往往完美符合原腔。”贾菊兰说。
最终,“音配像”确定了小样的基本形式:还原老师的唱腔,由当代演员彩装演绎适应当代审美的表演。
11月15日,首批“音配像”唱腔在蒲剧艺术院剧场进行录制,此后陆续录制了蒲剧《三击掌》选段(朱秀英、王天明)、《四进士》选段(朱秀英)以及《薛刚反朝》(樊小黑)选段。
“音配像”工程是一项任务艰巨、流程复杂但意义重大的工程。从复原唱腔,到演员表演、后期录像和音轨匹配……几分钟的选段,制作前后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有的唱段所属本戏可能失传,唱段现在很少演,演出画面没有参考,演员只能重新揣摩角色的情绪、表演方式。为此,导演和演员一起研究剧本,演员、化装师共同参与整体艺术构思。
“在选择演员、学习表演、排练走位以及准备服装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唱段的来源,包括它出自哪一出戏、哪一段折子戏,都要一一进行考证。‘音配像’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重现画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角色栩栩如生,其扮相和动作要符合人物情境。演员的口型和气息转换必须和录音版做到‘无缝对接’。只有通过字斟句酌的精细打磨,才能展现出最佳的效果。”贾菊兰说。
“时光机”——重新审视书写蒲剧
11月底,“音配像”戏曲选段陆续上线,感动了包括戏迷孙培端在内的很多人。
“看着戏,好像坐上了‘时光机’,回到过去看到他们的风采。”孙培端说,每一段情节、每一段表演,就连人物面部表情,都极其贴切。看着儿时的老戏在眼前“复活”,孙培端有种说不出的激动,“老艺人嗓子真好,老戏真的有味儿”。
因为“音配像”工程,青年演员拥有了一段独特的表演体验,那是为他们提供的表演机会,是让他们和老艺人能够沟通的特殊仪式感。“师父的演出细腻流畅,要求唱腔的气口较高,为了深度还原,我听过无数遍,不漏掉一词一句,模仿时精准掌握唱腔转折变化。尽管我与师傅的唱腔还有差距,这样一次表演反在唱腔方面有了进步,动作表演也更加严谨。能够给他们配像,我非常自豪。将师父的戏留作珍贵资料,也为蒲剧传承作出了贡献。”冯派第四代传承人原晓蓉说。
“老唱腔与当代表演完美融合,蒲剧才能立体和生动。”贾菊兰说,蒲剧的本真在持续演变中,每个阶段都孕育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流行的剧目和唱腔不断更迭,如同时尚潮流一般,反映了对当代审美趋势的不断探索。
经过频繁接触老唱腔,在今后的蒲剧设计和音乐方面,也将运用特定的表演技巧来增强人物情感的深度和故事叙述的丰富性。“老戏最显著的特点是吐字清晰、喷口有力,听起来‘有嚼劲’,既显示出老艺人们深厚的功底,又不乏创新精神。以前蒲剧创作没有音乐设计,老艺人靠着天赋和灵性,自编自唱,每出戏的唱腔都充满个人特色。同一出戏,不同剧种有不同特点,其个性化的风格多样,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著名音乐设计程小亭说。
守正创新,继承传统,有选择性地保留精华,创作则应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程小亭说:“尽管现今的老唱腔保持了音色的纯正,但它们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表达人物故事和情感。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现并解决问题,继承精华,对不足之处进行打磨提升,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音配像”从概念落地再到“开枝散叶”,蒲剧艺术院步履不停。贾菊兰说,第二阶段的工作即将开展,以收集的资料为依托,用当代的艺术审美审核和考量,拯救复排濒危剧目,挖掘复原蒲剧特技,届时将有更多年轻演员参演。蒲剧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工程将持续推进,逐步覆盖更多蒲剧经典唱腔,为蒲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