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村戏台的悠悠蒲韵
 董村戏台的悠悠蒲韵
2025-01-10  来源:运城晚报  作者:文登跃

前不久的一天,欣闻家乡永济董村有好戏。一向喜爱蒲剧的我,下午便约上好友,驱车前往。

舞台下,灯光闪烁,好不热闹。繁星眨眼,晚上7时30分,新编古装戏《还阳珠》在各种乐器铿锵有力的伴奏声中,徐徐拉开帷幕……

看完该剧后几天,剧情仍萦绕在我心头,心中不由得泛起蒲韵悠长的思念。为一探究竟,怀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好奇,近日我再次专程来到董村寻访。

(一)

董村原名“万岁里”,据《蒲州府志》《虞乡县志》记载,1000多年前,河中虞乡县“万岁里”(今永济卿头镇董村,原董村乡政府所在地,2001年撤乡并镇辖卿头镇)是大唐名臣董晋的故里。为纪念董晋的宽厚仁慈,人们遂将村名改为“董村”。

村中有一座历经700年风雨的古建筑,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就是永济董村元代古戏台。

戏台位于董村村委会内,坐南朝北,东西长11.2米,南北宽9.85米,占地面积110.3平方米,原为三郎庙附属建筑,现庙已毁,仅存戏台。2019年10月7日,其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戏台创建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距今已有700余年。虽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两次重修,其形制与构件基本上仍保持了元代建筑风格。

站在戏台不远处眺望,只见四檐翘角,玲珑精巧,顶部外方内圆,横脊、重脊、戗脊纵横交错,和谐统一,巍峨壮观,呈现出元代古建筑歇山顶的独特魅力。走近戏台,1米多高的平台上,条石铺面,砖木结构。台中四根粗壮的圆柱笔直挺拔,呈井字形,托起整个戏台,承接着四根额枋上方屋顶的重量,下面为演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表演区间。

顺着戏台东边的条石台阶拾级而上,行人可徒步环戏台一周。其西墙、后墙下各有一四方小洞,这洞其一可通风防潮;其二可防腐防虫蛀,使戏台持久、坚固、耐用。

从正面看,不禁感叹戏台建得如此精致,如此华美。内外斗拱叠加而成,梁柱、木雕等精美大气,横梁上的彩绘虽已褪色,但古朴韵味犹存。抬头看戏台上部,9根垂莲柱悬空倒挂,全是榫卯结构,斗拱与垂莲柱层层叠加,巧妙收缩成穹隆顶,像9朵莲花盛开,给演员提供了舞台背景,体现了古人的高雅艺术与审美情趣。台内木质帷幕把戏台一分为二,前台表演,后台化妆;上悬光绪二年(1876年)行书“遏云楼”牌匾,字体飘逸柔美,为戏台增添一份古朴色彩,令人拍案叫绝。

总观戏台,古人不仅把精湛的古建艺术渗透在力学原理中,而且将其与美妙的声学原理有机融合,把演员原汁原味的演唱传递给观众,堪称一流水平,不得不让人叹服。

此时此刻,乡间集市与古建筑渐渐融入夕阳,古老与现代交织,繁华与宁静并存,生活的真谛和岁月的智慧,仿佛使人置身于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之中。

这座现存的元代戏台,是全省乃至全国仅存的8座元代戏台之一。它是一颗古代建筑明珠,也是研究我国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重要依据。1976年,国家拨付专款对其进行修缮(1979年完工);2000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的黄河文化系列节目,曾在这里拍了专题电视。

(二)

自古有村就有庙,有庙就有戏台。

提起这戏台的来历,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三郎孝母”的神话故事。

据《虞乡县志》记载:“元樊孝子墓在县东十六里董村,解州太守王撰。”

又记原文:“樊珪董村人至大年间为大提举母思之哭表明珪闻曰不子何官且解任归舐母七日复明有司以闻诏旌其门曰孝感。”

其意思是:元朝至大年间,樊珪官任大提举(从五品),其母因思念他,哭得双目失明,樊珪得知后,当天就辞职回家,为母亲舐目七日后,母亲眼睛复明,有司将樊珪的孝行上奏朝廷,朝廷下诏,旌表其门,曰孝感。

武宗皇上知道后十分感动,让其奉母膝前尽孝,不再勉强他回京做官。为便于樊珪觐见,特派钦差仿皇宫式样在董村建造一座小型寝宫,称“万寿宫”。每逢三、六、九日,樊珪即在万寿宫朝拜。英宗皇帝即位后,又在万寿宫前建造了这座戏台。

村中老党员赵中有的长辈樊雨庭(已故,樊珪后裔)临终前告诉他,听上一辈家人说,皇上为颂扬樊珪的孝道精神,亲程御驾樊珪故里,戏台七天大戏,以奉皇上御观。其中,那场元代杂剧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一炮而红……

“古戏台前念古人,是非黑白劝凡尘。”小小舞台,隐蕴着地方文化密码,穿透着古今人间冷暖起伏的故事。在这方寸之地,演员们粉墨登场,挑眉抖袖,唱腔悠扬,演绎着悲欢离合、哀怨情仇、人生百味的曲目,震撼人心,教化世人,成为那时古村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三)

董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地表水浅,水质甘甜;地势平坦,物产丰阜,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麻村到董村,十里穿九村”的民谚,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乡民们在这块宝地上,农耕桑麻,繁衍生息,一年四季都在紧张的农耕生活中,把戏曲文化当作劳作后的邂逅。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天明(1928年~1998年)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他工须生,嗓音清脆洪亮,音色纯正,吐字清晰,行腔圆润,韵味悠长;扮相秀雅,做派稳健,刻画人物细腻传神,被广大戏迷誉为“小十三红”,是红遍河东大地、誉享河东的蒲剧明星。这真是董村人的骄傲!

说到蒲剧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其前身宋元杂剧和元代戏曲,最早起源于古蒲州(今永济市),也被称为“蒲州梆子”“山西梆子”,是我国北方梆子戏的鼻祖。明清时期,蒲剧在蒲州一带流行,成为当地民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蒲剧进入鼎盛时期,一直传播到陕、豫、甘等地,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剧种。2024年1月,永济被国家版权局认证为中国蒲剧(梆子戏)文化起源地。这可谓又一大幸事!

斗转星移,古往今来。这座古老的戏台,默默地守候在这块质朴的大地上,肩负着历史的职责,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静静流淌着绚烂的文化艺术元素,细细滋润着纯朴善良的乡民们的心灵。那一声声圆润高亢的蒲剧唱腔,穿越千百岁月的时空隧道,见证着蒲剧的传播与发展。

小小戏台,满满蒲韵,古今辉映,绵延悠长。今日之董村,人民欣逢盛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坚持乡村振兴、打造蒲剧小镇的道路上,这颗镶嵌在乡间的历史文化明珠,再呈异彩,绽放光芒。

由永济市文联主席杨孟冬编剧、永济市蒲剧团精心编排打造的历史古装戏剧《还阳珠》,在这里首场义演成功。该剧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发生在蒲州的廉官故事,既反映了崇高清廉的传统美德,又生动讲述了永济本土故事,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紧扣观众心弦,演员们的唱腔婉转悠扬、沁人心脾,加上高超精彩的表演技艺,博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那声音久久回荡在静谧的夜空……

而今,董村戏台正以新的生命,讴歌新时代的最强音,演奏新时期的最美乐章。夕阳余晖下,它熠熠生辉,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