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动京剧艺术的系统性保护传承
 共同推动京剧艺术的系统性保护传承
2025-04-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侗

2020年和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中国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青年艺术工作者要“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京剧艺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护、传承、转化和深入作用于当代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

京剧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门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京剧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使者、载体和桥梁,从一百多年前梅兰芳携京剧艺术出访日、美及欧洲国家起,已经成为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艺术之一。全面深入地了解戏曲包括京剧艺术,并系统地加以保护和传承,使其更有效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助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京剧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京剧《贵妃醉酒》。资料图

当下,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各级政府和广大从业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高认识,科学面对,多方面联动协作,共同推动京剧艺术的系统性保护传承。

第一,要保护京剧传统剧目。京剧传统剧目是京剧的重要成果,是京剧艺术美学体现和思想价值的重要依托。当下,能够演出的京剧传统剧目有三四百个,与数以千计的京剧传统剧目相比有差距。京剧剧目的流失,将导致京剧艺术的宝贵成分根本性地消失。

第二,要保护全国现有的京剧院团,加大对剧院团的支持力度,支持京剧院团传承体系建设和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京剧艺术是活态传承的舞台表演艺术,不能寄身于博物馆和档案馆。保护京剧院团,切实做到保护京剧院团的艺术生产能力和以行当齐全为基本的演职员队伍配套建设、梯队建设;保护老艺术家、名家的传艺活动;保护京剧院团的创作演出多样化开展。

第三,要保护全国目前进行京剧人才培养的专科和本科院校,保护院校的京剧专业教学建设。具有较全面京剧教学能力的中专、大专和本科学校已经屈指可数,而且也分别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优质生源短缺、资金短缺、师资短缺、标准化教材短缺、教学实践平台短缺、校企合作难以落实、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推进不力、教学缺乏规范化与标准化等办学问题。需要倡导有条件的学校举办京剧全专业(编剧、导演、表演、音乐伴奏与作曲、舞美服装化妆技术及灯光音响、京剧舞台监督等)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尊重京剧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一个合格的京剧演员需要从幼小开始进行长期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否则就不能掌握较为精湛的京剧表演功法能力,也将从根本上动摇京剧艺术的保护传承。

北京京剧院演出新编京剧《齐白石》剧照。资料图

第四,要保护京剧艺术的舞台表演技术规范。这里包括演员表演的程式性规范、以人物造型为主的舞台美术的技术规范、京剧音乐的伴奏与声腔运用的规范。京剧的美学形成依托于行当化和程式性、虚拟性,而行当化与程式性要求京剧的服装、容妆、道具从扮戏技法到生产相关演出资料,都需要规范而专业的技艺技术。当下全国能够规范生产戏曲服装和道具的厂家与技师寥寥无几,此类技术亟待抢救性保护。

第五,要保护与京剧艺术相关的历史性建筑设施、文献档案、影音资料、器具实物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目前大量的京剧文物或文献资料散落民间或佚失,缺少固定的平台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介绍和推广。

第六,要保护京剧丰富的文化传统,这里包括京剧教学课徒中的“口传心授”法(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京剧教学手段),保护京剧传承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流派的遵循与新流派的建设和确立,京剧之所以生动和丰富,与流派化表演风格的形成与发扬发挥密切相关。

第七,要保护京剧艺术的创新精神,促进其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四运动以来,京剧艺术形式逐渐呈现了多样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京剧新剧目的不断涌现,已经突破了传统京剧的表演窠臼,克服了表现的重重局限,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了巨大的创新发展。取材于现当代生活的京剧现代戏已经不可阻挡地促进了京剧美学的新发展,从而也使得古老的京剧跻身现代艺术行列。新时代的京剧创新表达表现,更要与信息化、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崭新的技术相结合,促进京剧艺术高质量创新发展。

京剧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走向新境界,产生新成果。这既是京剧艺术遵循艺术规律的结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京剧艺术以现代力量的历史必然。传统京剧是京剧艺术之所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也是京剧的深厚底蕴;而现代京剧是对传统京剧守正基础上的创新焕彩与新生。从传统到现代,京剧才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道蔚为壮观的靓丽风景线,因为有了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才凸显了它从容豪迈、自信自强、意气风发的气质和品格。京剧一定会进一步发扬本体艺术之长,贯通古今,熔铸中西,造就它强大的生命力,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作者系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京剧院原院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