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作为大同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已被许多人所淡忘。而历史上,弦子腔在大同地区是非常有影响的,它的地位远胜过人们熟悉的秧歌戏和耍孩儿戏。
弦子腔的前身为“丝弦儿”,最初由河北传入山西境内。进入山西后,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小调相结合,经过艺人们多年的辗转传唱,不断融进雁同一带地方性的元素,遂逐步使“弦子腔”脱离了“丝弦儿”母体,自成一派,形成了一个山西北部的地方剧种。
弦子腔于清道光年间发展成熟,同光年间一度兴盛。这一时期,雁同地区的浑、应县班社林立,戏班活动于浑源、应县、怀仁、山阴、广灵、大同等地,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弦罗赛梆,敬神相当;秧歌耍咳,请神不来。”弦罗赛梆”指的就是弦子腔、罗罗腔、赛赛(又名赛戏)和北路梆子。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大同地区,弦子腔的地位居于诸多地方剧种的首位。作为一种敬神戏,它频繁在各种庙会上精彩上演,其影响力远胜于其他剧种。这一时期,最为知名的戏班是浑源县大坪村的弦子腔班社。大坪弦子腔每年农历有四个日子必须唱戏,即正月十五,为了人口平安;二月二为了大牲畜兴旺;四月二十祈求奶奶神保佑小儿健康;九月二十五为了五谷丰登感谢上苍而唱“敬神戏”。此外,还有以下情况也要唱敬神戏,祈雨、还愿、净宅、打醮、求子、祝寿等等,如因故未唱,第二年还要补唱。
遗憾的是,弦子腔从民国年间开始逐渐衰落。尤其是战争的摧残,使弦子腔从此一蹶不振。1940年,在日寇统治期间,大坪村遭到烧杀抢掠,该剧班遭到严重破坏,弦子腔由此销声匿迹。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戏剧艺术,弦子腔又获得新生,曾两次参加县文艺调演并受到奖励。1958年,因国家进入困难时期,不久又经历动乱,弦子腔剧团遭到批判。之后,弦子腔终因没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许多老艺人也相继去世,使该剧种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已濒临失传。
近年来,浑源县政府已对这一珍贵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了积极性抢救保护,相关资料已建档保存。但让这一独特的地方传统戏剧重振锣鼓,再现艺术舞台,仍然是一个梦想。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