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秧歌戏
 翼城秧歌戏
2015-11-20  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  作者:佚名

翼城秧歌戏,俗称翼城秧歌、干板秧歌,是民间舞蹈派生出来,流行在当地和浮山、绛县、曲沃、襄汾等县的一个小剧种。 

说起秧歌的渊源,《辞海·艺术分册》做了诠释:“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是我国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其名称均因流行地区而得名。如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晋中秧歌、沁源秧歌、霍州秧歌等等。翼城秧歌亦不例外,相传它于明朝中叶,在翼城县的故城、南常、冶中、孝义等村兴起,逐渐扩大到当地及邻县。那时,每逢年节,乡民在跑旱船、踩高跷之后,便接着边舞边唱一段民歌小调。随着历史的延续,艺人们把民歌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地摊子”秧歌形式(俗称“小场子”),配以锣鼓,唱着带有故事情节的民歌。到了明朝末年,由“地摊子”搬上大舞台,有了人物角色,形成了民间小戏。这一时期,故城等村,相继成立了不少季节性班社,人数多达五十余人。农闲集班串乡演出,农忙散班回家务农。到了清初,翼城秧歌戏,在伴奏乐中增加了鼓、板、马锣、小钹、梆子等,又从其他戏曲中移植了一些袍带戏。至公元1667年左右(康熙年间),翼城秧歌戏班,在全县发展到五十多个,景象十分繁荣。到了十九世纪,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锣鼓经也较为丰富。有的班社,还跨越县境演出,同兄弟剧种在艺术上互相交流,吸收大量艺术营养。 

民国初年,由于蒲剧、眉户在晋南剧坛上,占据优势,翼城秧歌戏,无力抗衡,加之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班社则转为家乐,仅在本村活动,有的则停止演出。 

建国后,翼城秧歌戏获得新生。1958年至1961年,县上组织文艺工作者,革新创造,给其配备丝弦伴奏,排演《四化带来新气象》,参加晋南专区汇演,得到认可。1979年,翼城县又组织文艺轻骑队改革音乐,使秧歌戏唱腔更加委婉明快,优美动听,并排演了歌颂“四化”的新节目,如《煮机器》等,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翼城秧歌戏,属于“三小戏”,剧情简单,词句通俗,语言流畅.活泼风趣,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诙谐幽默、轻松愉快的特点。在表演程式、舞台艺术上,简易朴实;音乐唱腔,相对较为丰富,既有高爽音调,又有缠绵旋律;词律以四、六、七、八、十二字句为对偶,词句以七、十字居多。从现有的十个曲调中可分两类:一类是“平板”、“催板”、“踩板”、“跌板”、“跌折腰”、“走流水”、“高腔”等四句体结构的板式,属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这种唱腔,主要表达欢快、高昂、柔美、热烈等情感。另一类是“哭板”、“慢板”、“介板”等板式,前两种是一板三眼,“介板”属散板,为自由节拍。此类唱腔,表达悲愤、忧虑、苦愁、哀怨等情感。 

翼城秧歌戏传统剧本,相传有十二本,二十八回。流传下来的本戏有《金瓶梅》、《花云寺》、《花玉带》、《彩球记》、《钗环记》、《巧姻缘》、《青峰山》等七大本;回戏有《三对面》、《下书》、《送头》、《观灯》、《秦雪梅吊教》、《骂官》、《卖水》、《击掌》、《走旱船》、《小姑贤》、《双锁柜》等二十个。大多反映民间家庭生活。其中,代表性剧目是《巧姻缘》、《渡林英》、《杨八姐宿店》。 

翼城秧歌戏的艺人,清末以前有小旦王泽元、小丑南茂生、老生李立福、花脸张长福等,均较有名气。后来又有须生马道元、小旦戴迎春、彩旦李九河、鼓师杨根良,也受群众好评。1980年初,县文化馆又培养了马凤英、李林、陈永秀、杨玉娥、张笃志等一批较好的青年演员,为改革发展翼城秧歌戏,后继有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