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高戏 亦称“弦子戏”、“羊羔戏”,“秧歌戏”等。主要流行于河南灵宝、陕县及山西芮城一带。有说它是由放羊人哼唱的山歌小调形成的,故有“羊羔戏”之称。有说它与眉户戏有血缘关系,是古树同根,花开两枝。唱腔音乐为曲牌联缀体,常用的曲牌有[岗调]、[五更调]、[银钮丝]、[小放牛调]等近四十种。最早在灵宝县大王乡南阳村演唱活动,由此逐渐向外传播。
清光绪(1875)前,一般多是业余性质的自行娱乐演唱活动,不在大的公众场合营业演出。光绪初年,陕县峪里村农民李羊群,从灵宝南阳村将扬高戏引入峪里村,灵宝县马头村自顺子(艺名)将扬高戏传到闵乡县北沟村(今属灵宝县)。此后,南阳村、峪里村、北沟村的艺人往来不断,经常同台合演。从清末到民国期间,灵宝、陕县、卢氏等地出现了一些扬高戏班社,如陕县城猪嘴(绰号)扬高戏班,峪里村、沟南村等也都先后建立扬高戏业余班社。知名演员有李中峰(小旦)、李水峰(大净)、李全群(正旦)、李安祥等。灵宝县的焦作梅、焦思明扬高戏班,侯国镇扬高戏班,苏老六扬高戏班,在群众中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民国元年(1912)亢子建办的扬高戏“子”字窝班,招学生三十多人,名字都以“子”字排行,培养了一批演员,使扬高戏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如义兴子到山西平陆县岳村,禄娃子、朝娃子、春生子等到山西芮城县曹坡村,都为传播扬高戏作出了贡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扬高戏演员魏鹏举等组织了陕灵闵扬高戏剧团,四十年代原汉书组织扬高戏班,演唱于陕县、灵宝一带,但都因营业情况不好而没有坚持下来。扬高戏营业性演出戏班虽时起时伏,但业余性演唱却从未间断,并不断应邀参加一些庙会演出和“祈雨”演出。上演剧目内容广泛,有反映宫廷生活、军国大事的历史故事戏,也有反映儿女情长的民间生活故事戏。如《战洛阳》、《反西唐》、《牧虎关》、《花柳林》、《金瓶梅》、《司马庄》、《三锁柜》、《小姑恶》、《明珠宝》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演唱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一些现代戏。也参加乡、县组织的宣传娱乐活动及有关群众大会的助兴演出.1960年,灵宝县扬高戏代表洛阳地区参加了河南省工农兵舞蹈会演大会。1961年,培养了女演员十多人充实扬高戏业余剧团,并集资一万五千元购置戏箱。1975年,还应山西省芮城县天头村邀请前往演出。随着扬高戏老艺人的陆续去世,学唱扬高戏的青年人逐渐减少,扬高戏后继乏人。到1980年前后,扬高戏的活动范围缩小,仅有少数村乡在年节日有演出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