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秧歌又名“优歌”,它是流行在广灵、浑源以及河北省的涞源、蔚县、易县一带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蹦蹦戏、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剧种之影响发展壮大而成。据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写的 《广灵县志》记载:“春场在先农坛。是日,设春筵用优歌。”由此可见,广灵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码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其雏形。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梆子剧种的蓬勃发展,广灵秧歌也不断成长壮大。大同、浑源、阳高以及河北省蔚县、涞源县、易县等地常有广灵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动,因为演出的剧目,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符合观众需求心理,因此很受广大观众欢迎。据调查,本世纪30年代,广灵县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业余班社,这种业余秧歌班社后来逐渐发展到临近的蔚县、阳高、阳原、灵丘、浑源等县,广灵秧歌传入这些县以后,又和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土语相结合,于是产生了“蔚县秧歌”“阳高秧歌”“阳原秧歌”“灵 丘 秧 歌 ”“浑 源 秧 歌 ”。广灵秧歌唱腔包括训调十九个、小曲三个、各种板式八种。训调、小曲属弦索调,是秧歌的早期唱腔。一般为四句一段,反复演唱,在传统的“三小戏”中经常使用。秧歌的板腔体唱腔共有八种,即:“扬腔”“头性”“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滚白”“梦昏”。其中:“扬腔”是“头性”的引子;“头性”属慢板;“二性”节奏平稳,可快可慢;“三性”与“介板”适宜表现激动情绪;“滚白”与“梦昏”适宜表现悲痛和昏死复苏的情绪。
文武场乐器与其它剧种大致相同。传统代表剧目有:“烈女传”“三贤”“合凤裙”“花亭”“送枕头”“打瓦罐”“杀狗”“泼水”“赶脚”“借冠子”“张喜鹊打老婆”“王三小求妻”等一百多个剧目。广灵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成熟于道光、咸丰年间,兴盛于清朝末年。据广灵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广灵秧歌已走出广灵,赴各地演出,曾轰动一时。战争年代,广灵秧歌日渐式微,直到1948年广灵解放,才重获新生。特殊时期,广灵秧歌被禁演,戏箱被毁,老艺人相继谢世,广灵秧歌几成绝响。1978年后,广灵秧歌才再度迎来了春天。上世纪80年代初,广灵县内有13个村镇都有自己的业余秧歌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1983年7月广灵县正式建立广灵秧歌剧团。广灵秧歌“在当时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激发农民发展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上世纪90年代,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传统的”广灵秧歌“已是人散箱空。在十几年的沉寂中,秧歌艺人一个个在变老,逝去,这一传统小剧已濒临失传。为了拯救广灵秧歌,广灵县文化馆于1995年和2003年分别开办了两届”秧歌班“,共培训学员35人,最终有28人充实到了广灵惟一的专业剧团——广灵县晋剧团。目前,为了让广灵秧歌这一地方剧种得到有效保护,成立了广灵县秧歌剧种传习中心。广灵县委、县政府计划将晋剧团更名为秧歌剧团,一套人马,两个剧种都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灵秧歌能重新回到舞台上与一位老艺人有着很大关系。郭世德是广灵县憨崖洼村的一位民间秧歌艺人,他于1962年进入村里的秧歌剧团后,拜于老艺人刘章门下,主攻花脸。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郭世德在该团还负责人事工作并担任副导演。可以说,他见证了几十年来广灵秧歌的几次沉浮。
2006年,面对广灵秧歌就要失传的现状,郭世德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广灵秧歌重登舞台。当年10月,在郭世德、郭世银等人的努力下,一些在世的秧歌艺人聚拢在一起成立了剧团,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排练,排成大本戏20个、小本戏3个。2007年正月广灵秧歌终于被搬上了舞台,并在本县及乡村的庙会、物资交流大会演出,还曾应邀出席”中国大同云冈恒山旅游节消夏晚会 “……所到之处受到好评。广灵秧歌,因其唱腔高亢激越、传统剧目贴近生活、演员表演朴实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百姓喜爱。2009年,广灵秧歌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郭世德、安海云,2015年,郭明英分别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灵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