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档案:
名称:干板秧歌
类别:传统戏剧
级别: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王振国 男 56岁
传承地:长治县
代表作:《十二月对花》《打酸枣》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一路向南,追寻古城历史文化的印记。3月27日,采访组在西火镇都城隍脚下的南大掌村,追寻了干板秧歌的前尘往事,拜访了干板秧歌市级传承人王振国,在叮叮当当的击打声伴奏下,感受了岁月积淀后干板秧歌焕发的新生力量。
A工尺音符的时代传承
“一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小砂的熬米汤,溢出来;二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铁铛的薄锅盔,醋溜白菜……”双手拍打着节奏,王振国缓缓开口唱起了干板秧歌代表作《盼丈夫》,眼神里流露出戏中女子的爱与怨。和着“工尺音符”,时而节奏欢快,时而舒缓悠扬的干板秧歌,对于听着秧歌戏长大的王振国而言,犹如天籁之音。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就这样扎根在他的心里,流淌于血液中。
13岁时,父亲为王振国请回师傅,专门传授其干板秧歌技艺。师傅的每一个唱腔、动作,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学习。两年后,王振国在熟练掌握“工尺音符”——“上、尺、工、反、合、四、乙”后,在这一口传音符的帮助下,他将干板秧歌的唱腔技巧熟记于心。
干板秧歌源于生活,一词一句唱的尽是日常生活,即便是“一日三餐”“走亲戚”都能成为歌唱素材。说着王振国唱起来“:清早起、嗑瓜子,捣出个核桃到晌午,吃的是玉米枣糕……”就是这样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特点,让干板秧歌在悠悠岁月中有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王振国介绍,干板秧歌最初的唱腔是适应劳动生产,节奏较为欢快的平腔,到后来搬上舞台后,为了减轻听众的紧张感,渐渐转换为周腔。在演唱形式上也更加多元,呈现为二人对唱、三人对唱或多人对唱。除有个别小段是由一个人一口气唱完外,一般都是你唱一句,我接一句,你来一段,我续一段。道白少而短,唱段多而长。
因干板秧歌行腔自由、内容生动丰富,在王振国生活的西火镇南大掌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人人都会哼唱两句。每一个辛苦劳作后的傍晚,一曲干板秧歌,总能让吟唱着筋骨舒展,让聆听着心情舒畅。
B号子声里的繁华盛世
干板秧歌,起源于长治县西火、荫城一带,至今仍有人将听干板秧歌称为听“老西火”。干板秧歌这一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传承,与老西火曾经辉煌的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西火镇邻近长治县的荫城镇,荫城曾是潞商铁器销售的集散地,有“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说。如山的炉渣,不仅见证了“老西火”的盛世繁荣,更孕育了流传久远、影响颇广的地方戏曲——干板秧歌。
明清时期冶铁和锻造业兴盛,人们在通红的炉火旁,打铁师傅随着“叮当当、叮当当”打铁的节奏指挥徒弟,时间长了,又编进去一些有趣的唱词,师徒二人站在炉前,你锤我锻手不住,信口开河唱两句,逐渐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后经一些文人的加工提炼,将其编成故事,配以动作。每逢年节,人们便就地扭唱起来。当地人们把它叫做“地圪圈秧歌”。因其只有打击乐器,无管弦伴奏,被看作是干板秧歌的雏形。
干板秧歌源于劳动,孕育在手工打铁炉圪道,这一能够缓解疲劳、协调动作的“劳动号子”,在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体系,由院落“坐着唱”发展到街巷“走场子”唱,角色也从起初的“小生”“、小旦”两种,发展至清咸丰年间“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直至搬上戏台。干板秧歌的发展无疑佐证着那一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
至今,当地流传百年的顺口溜“瞧了西火旦,三天不吃饭”依旧闻名上党。其中,不仅体现了戏迷对当时干板秧歌名角的欣赏,也浸透着当地人对干板秧歌的深情和喜爱。时至今日,长治各县区的很多地方剧种几乎都是从“干板秧歌”演变发展而来的。
C遗世旋律的不灭精神
“干板秧歌”在上党地区流传非常广,它的影响力仅次于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
作为干板秧歌的市级文化传承人,56岁的王振国一直渴望能够推陈出新,找到新的传承人。虽然现在每年县里都会举办以干板秧歌为载体的表演竞赛,但参加表演的人大多也不再年轻“。偶尔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但常常迫于生计而放弃这门技艺。”说到干板秧歌的发展现状,王振国不免多了几分担忧。
根据国务院“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精神,2009年6月“西火干板秧歌”成功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4月,由长治县文化旅游领导组、县委宣传部主办“黎都干板秧歌大赛”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这一旨在“传承干板秧歌艺术,打造潞商文化品牌”的大赛得到了众多干板秧歌喜爱者的支持。
“历史上的老西火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村庄,铁斧、铁锤挥舞出的旋律浸透着铸铁人火辣辣的汗水。炉圪道里击打出来的音符曾是这片土地的主旋律,那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是这片土地上人民勤劳、质朴的嘹亮记忆。今天的干板秧歌,记录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老西火人辛勤劳作不灭的文化与精神印记。”王振国说。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