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地方戏要重返乡村主场

图为山西省晋剧院演出一团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合龙山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资料图 地方戏源于田间地头、巷间胡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由于多种因素很...[详细]

进步须于百尺竿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剧照 闽剧《幻戏图》剧照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剧照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包括戏曲界在内的文化艺术领域怀着巨大热情,通过...

好文章要“三平”

什么是好文章?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眼里,好文章一定体现了三平原则:一是平等,二是平实,三是平常,即平等的姿态、平实的风格、平常的交流。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

城市是一本书 剧院是书中最精彩的段落

《剧院管理运营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构建》 张海君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剧院是社会形态的符号,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是人类社会衍变前行的印记。从宋元时期的瓦肆勾栏,到清末...

文艺欣赏警惕被算法算计

切莫受困于审美茧房 新大众文艺是时代、科技和生活变革的成果,也面对着来自这场变革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流量和算法。 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不仅是社会组织模式,更是文化生产供...

打破舞台演出的“第四堵墙”

去哪儿看演出?以往,传统的剧院剧场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如今,商业综合体、改造后的老旧厂房、文化街区、会馆等各类演艺新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新选择。 从传统剧院公共空间的拓展运营...

从舞台美术角度思考数智时代的戏曲传播

传统戏曲艺术最原本的传播媒介或者说是传播载体就是舞台空间,以及充斥其中的视听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对舞台美术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中国式的舞台美术概念,与西方的透视布...

新时代文艺应有怎样的思想定位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再到元代戏曲、明清小说,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文艺历史的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峰。习近...

戏曲表演应讲求节奏

对于戏曲舞台表演而言,节奏至关重要。它能够描绘人物心境,传递丰富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演员每提升一个段位都需要各种表演节奏的加持。如果演员没有把控好节奏,戏剧就会丧失其韵...

以系统观念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从景山上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新华社发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

2024年话剧:在跨界融合中实现多元发展

话剧《三家巷》剧照 话剧《钨金》剧照 话剧《翻山海》剧照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话剧《鳄鱼》剧照 2024年话剧创作呈多元发展态势,创作者们既关注宏大叙事中的细节呈现,又注重贴近现...

诗化意象与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

我在讨论戏剧创作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叫诗化意象,创作题材无论是外国经典、历史故事还是现实生活,均是如此。需要强调的是所谓诗化意象,绝不是仅指戏剧演出的舞台形式。...

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内在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

  • 首页
  • 上一页
  • 9
  • 10
  • 11
  • 12
  • 13
  • 下一页
  • 末页
  • 504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