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创作者应加强市场意识
任何一部文艺精品都应该在艺术创作上精益求精,同时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如何让主题创作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推动商业巡演和大面积的推广普及?除了在创作管...[详细]


过大年,看大戏。 1月30日晚,主舞台搭建于太原古县城的《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戏曲频道首播。晚会名家名段荟萃,不仅运用戏曲+的多元模式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经典魅力,...

万紫千红东风暖,东西南北焕新颜。花团锦簇梨园绽,好戏登场过大年。 先有四位领唱开嗓,后有壮剧、黄梅戏接唱,紧接着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手绢功等绝活一一亮相主舞台联动街区...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海报资料图片 1948年梅兰芳在电影《生死恨》拍摄现场的照片(左为姜妙香)梅兰芳纪念馆供图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资料图片 随着5G技术推广、媒介融合发...

当今中国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应在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导航,敏锐捕捉新发展动力,强化新发展动能,拓展新发展领域,培育新发展格...

京剧评论写了几十年,现在想起来,对京剧其实还是很隔膜的。因为不了解京剧的内部肌理、艺术特质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虽然谈的是京剧,但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叙述语言都不是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人才济济、人物辈出,文化才能繁荣兴盛。要精准有效培育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戏曲创作要尊重大众审美 老百姓的反应最说明问题。愿意跟着唱,说明老百姓喜欢;能够跟着唱,说明普及程度高。安万现象是新大众文艺表现之一,呼唤我们真正把观众的好恶放在心里,积...

面对经典剧目,青年演员固然要以学习、继承为第一要义,但也应摒弃模仿秀,坚持演活戏,注入当下思维和时代眼光理解情节安排、关系设置,根据自身嗓音与形体条件处理唱腔音乐、人物...

经典剧目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有效积累中生成的,复排是对作品经典性的再确认,在不断还原、创造和接受的过程中,其价值还会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只依靠恢复技艺难以形成戏曲文化的新生...

在传统戏曲里,程式无处不在,程式既是演员塑造角色的手段,也在为人物塑造提供服务。 由于时代不同、生活环境变迁,一些旧的程式逐渐被淡化或废弃,而一些新创的剧目,根据时代的不...

推动戏曲进乡村,不能忽视表演,不能忽视乡村观众的需求,更不能以老百姓看不懂忽悠观众。 戏曲自带特殊的乡土气息。近些年乡村虽然出现了空心化、老年化现象,但就笔者所见,乡村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