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作为戏曲文化的摇篮,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戏曲文化资源,助推山西文化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就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三大品牌建设年”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山西戏曲资源,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旅融合。
一要树立戏曲生态发展观念,促进戏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多元互动。从宏观层面来看,山西戏曲文化蕴涵着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其产生、传播、传承和流变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语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生态文化关注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从事文化创造、传播及其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而戏曲演出、戏曲经营和区域文化空间则是影响戏曲文化生态的基本要素。因此,树立山西戏曲的生态发展观念,一方面要深入人文环境内部,充分挖掘戏曲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戏曲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要带动与戏曲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要充分发挥地方剧种的活态优势,开辟与时俱进的发展新路径。戏曲作为一种源自民间的活态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发挥山西戏曲的活态优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开辟新路径:一是新增活态传承路径。戏曲艺人是地方戏曲资源的鲜活载体,应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寻求和访谈,建立戏曲艺术家电子档案;经典剧目和原生态戏剧的演出和改编是赓续传统的重要方式,应鼓励各级艺术院团和民间剧团增加传统剧目的复排复演,恢复部分原生态社火活动和傩戏仪式,在“送戏下乡”中让百姓看见、听见、摸见“活”的戏曲。二是构建网络戏曲传播平台。地方戏曲资源应积极触通网络,形成“互联网+戏曲”模式,通过短视频和视频直播方式,拉近戏曲与百姓的距离,扩大宣传路径,提升宣传效果。三是注重培养优秀的戏曲编剧。编演更多的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品剧目,特别是戏曲现代戏要秉承“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原则,贴近百姓生活,传播时代风尚。
三要充分利用戏曲文物资源,打造新型地方戏曲文化业态。山西地区戏台林立,庙会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形成了以祭祀、演剧、娱乐为核心的庙会文化,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观赏性。加强我省地方戏曲资源与文旅融合,应在对当地戏曲生态准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优势定位,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和建立戏曲文化特色小镇,或者将具有文物价值的且比较集中的庙宇剧场统一规划、相互联动,结合戏曲表演与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和观众,产生品牌效应。另外,博物馆是地方文化的历史缩影,是民众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大力推动地方戏曲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既能让外地游客通过这个“窗口”迅速了解山西地区的戏曲文化,又能满足当地民众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文化的美好愿望。
四要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山西地方戏曲发展后备力量。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着力培养青年戏曲演员和观众,激发年轻人对戏曲文化的兴趣,是延续文化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山西戏曲文化与经济发展持续良性互动的重要抓手。山西地方戏曲是对本土民俗民风的直接呈现,这种源于骨子里的文化积淀有必要纳入本省的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本土教育资源,这是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保护传承山西戏曲文化的同时,既要坚守戏曲本体艺术精神,也要适应当下民众的审美需求,打造崭新的文化业态,主动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从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共荣。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