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黄梅戏,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夸它是一个“大剧种”,所谓“五大剧种”居其一。尽管此说就目前而言尚欠学理支撑,但也多少体现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确实,由于上世纪50年代《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的成功,黄梅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田野小唱几乎在一夜间变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剧种,并由此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醒目地位。鲜花掌声的扑面而来,观众群体的迅速扩张,社会礼遇的蓦然提升以及自我信心和荣耀感的构筑,使得黄梅戏获得了比其他诸多剧种更见“优渥”的秉持,被视作安徽的“两黄” (黄山、黄梅戏)之一,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龙头和金字招牌。不仅有国办的专业剧院剧团,而且还有专门的学校与研究院所,专门的基金会,专门的刊物、网站、电视频道,专门的艺术节以及专门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戏迷粉丝更是难计其数。特别是《天仙配》《女驸马》两个经典剧目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对剧种影响的持续加持,使黄梅戏渐次进入了“富氧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借助这种“富氧”优势,黄梅戏迅速摆脱了暂时的沉寂,逆境奋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再度辉煌。出现了以马兰、黄新德、陈小芳以及十余次获得“金鹰奖”的黄梅戏电视剧为代表的发展高峰,人们喻此为黄梅戏的“梅开二度”。应当说,这样的发展与它的秉持是相谐的、匹配的,也是令人喜悦的。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梅戏忽然变得视野模糊、意识懵懂,出现了“醉氧”症状,无论自身建设还是剧目生产均现出疲软之相。
《天仙配》《女驸马》的超时域成功,使得黄梅戏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上演传统剧目以来就一直以这两部戏为商演“主打”。以致出现“天天‘树上鸟’”“夜夜‘救李郎’”的奇特景观。这两部戏在各黄梅戏院团的总演出场次中占比均长期在70 %以上。如此唾手可得的红火,如此经久不衰的市场,黄梅戏似乎觉得已没有再创造、再求索的必要。“醉氧”使得它在新一轮剧目建设中表现平平,“老戏老演”“老演老戏”便成为一种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常态。这里有一个双向激发问题,在黄梅戏,觉得演出这些经典似乎更有自信,亦更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在观众,又似乎觉得只有这些经典才最能代表黄梅戏,才更能使他们观有所值。如此,也就进一步抑制了黄梅戏创作和推出新作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久而久之,黄梅戏只在既有经典中打转,甚至被嘲为“啃老族”,难以走出经典的“阴影”。不仅如此,黄梅戏又因为这种“醉氧”,渐次滋生了一种“经典焦虑”。似乎觉得笼罩在经典光环下的剧种,出手必得是“经典”。社会似乎也一再要求“再出一个《天仙配》”“再出一个‘树上鸟’”。这就导致了其创作目标及创作心态的偏移和扭曲。不知从何时起,举凡创作新戏,就不再看好自己的创作资源。一门心思“请高手” “找名家”,斥巨资搞所谓“强强联手”,仿佛不整出个石破天惊来就不是黄梅戏!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醉氧”。这些年来,黄梅戏几乎请遍了全国“顶尖”导演和“一流”编剧、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却始终未能“再出一个××”,时时焦虑的“经典”“辉煌”也迟迟未至。“醉氧”直接导致了黄梅戏近20年来的艺术迷茫。
其实,有经典是好事,它是一个剧种持续发展的存量资源。但如果“醉”卧其中,势必会坐食山空,出现“肥田收瘪稻”的悲哀。更让人痛心的是,借助这些既有经典,社会寄予厚望,政府给予大力扶持,一味“醉氧”实质上透支了这种信任与热情甚至耐心。
我们应当看到,《天仙配》《女驸马》的成功,是艺术的成功,是黄梅戏追随时代、服务人民的成功。“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之所以家传户诵,其根本原因并不只在所谓“唱腔朗朗上口,唱词通俗易懂”,而在于这个剧目真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伊始普通劳动者心底的愿望。它把董永由传统戏的秀才身份改成农民身份,就直接表达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显现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要诚实勤劳就是高尚伟大,就能创造幸福、赢得尊重的社会新风。七仙女的“奉命下凡”改为“偷跑下凡”,也呼应了新社会女子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则集中表达了他们的解放感,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由旧社会的底层变成“不再受奴役苦”的新中国的主人。说到底,这是与时代相谐、与大众共情的戏。因此,它成功,它经典,它生命持久。当下的黄梅戏之所以孜孜矻矻、一心要复制成功,“再出一部”却收效甚微,正是缘于这种“醉氧”式的主观渴求引发的急功近利,放不下身段,无法聚焦时代潮流和大众需求,找不到那楔入人心的共振点。尽管还是那个“通俗易懂”,还是那个“朗朗上口”(有时连这也做不到),却终不能引发共鸣,辉煌再造。离开了与社会和大众的同频共振,要“再出一个××”,无异于南辕而北辙。
我们应当看到,作为经典的《天仙配》《女驸马》本质上是没有包袱,勇于创新创造的结果。由于这种“醉氧”情状,这些年来,黄梅戏每逢新作登场,所在意的不是作品的审美含量,而是所谓“像不像”,一说不像,就难再出头,关注的是自身的光环、姿态,而非观众的需求与情感。殊不知,《天仙配》也是在“非驴非马”的争议声中成为经典的。当年的黄梅戏还曾公开把它名之为“神话歌舞剧”,把“徽调、高腔、越剧的东西”吸收进来,进行“话剧加唱”式的演出。但由于它赢得了观众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最终也就无可抗拒地成为了黄梅戏永恒的经典。在我看来,“好”字当头,“像”也就自在其中了。
好的禀赋应当成为追求“更高”“更好”的动力,而不应成为消耗动能的包袱和困住自己的茧房。黄梅戏应调整好呼吸,整理好心绪,克服“醉氧”,走出迷茫,显现出与既有荣耀和时代期望相谐相称的作为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