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晚”成为乡村最灿烂的舞台
 让“村晚”成为乡村最灿烂的舞台
2024-06-2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郭艳

乡土气息、文化脉动、生机活力……红火热闹的“村晚”,为乡村带来欢乐与繁荣,也促进着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美丽乡村”乡村村晚大比拼近日在芮城县会展中心开幕。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也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在乡村振兴大图景上,“村晚”是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窥见乡村文明新气象。在这方舞台上,村民是真正的主角,人人都可以上台做“民星”,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实现自我价值。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精湛的技艺,但“村晚”每个节目所呈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故事,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声音”。从晋北朔州踢鼓子秧歌到晋南襄汾丁陶鼍鼓,从临县三弦再到长子鼓书,从戏曲技艺表演《群英荟萃》到舞蹈《人说山西好风光》,从表达千年黄酒归来“仍是少年”的代县秧歌舞《黄酒归来》到讲述岢岚县精准脱贫后翻天覆地变化的歌舞小品《乐在农家》,表现的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百姓生活和乡土文化的不断传承,表达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网络直播、创意策划丰富多彩,“村晚”要被更多人看见。此次“美丽乡村”乡村村晚大比拼决赛现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山西公共文化云平台,山西省文化馆微视频号、官方抖音号、芮城县融媒体等新媒体进行直播,直播观看人数32万余人次。借助新媒体的扩散与传播,有利于把流量带到乡村,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点赞更是有力的激励机制,进一步鼓舞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热情。

发展旅游给“村晚”带来流量,“村晚”又赋能当地旅游发展。深挖特色资源和文化优势,探索打造“村晚+土特产展示”“村晚+旅游推介”等,让“村晚”与时兴的“村游”“村玩”等活动实现“混搭”,通过展示当地的乡土文化、民间艺术、风俗人情,形成人在村中游、四季皆有“村晚”的格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而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与乡村文旅业发展,将“村晚”流量变成村民增收的能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量,给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演身边人,话身边事,唱新生活,一声声方言俚语饱含了乡风乡味、乡情乡愁,一张张幸福笑脸传递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蓬勃气象。作为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20项群众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备受青睐的“村晚”已成为展示和美乡村新风貌、乡村文化新气象、乡村文明新风尚的载体。我们要不断擦亮“村晚”活动品牌,依托新媒体持续提升“村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村晚”成为乡村最灿烂的舞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