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世界风范
 涵养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世界风范
2024-09-09  来源:文艺报  作者:张俊苹

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在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形成新优势的重要软实力。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必须涵养世界风范,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阐释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展现中华美学风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又必须要增强战略定力,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阐释中华民族精神标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承续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文艺创作的根基和宝藏。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新时代文艺挖掘阐释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标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文基础。

一是注重在挖掘上下功夫。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策划组织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依托各级各类社科基金设立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研究课题项目,挖掘、提炼和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加强中国特色舞台艺术演剧模式理论研究,从五千年浩荡历史长河中、从中华文明史诗中,深入挖掘那些能够触动灵魂、温润心灵、振奋精神的文艺素材,总结提炼舞台艺术、美术作品等优秀文艺作品中展现的中华文明精神形象与标识。通过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做好古籍整理、经典出版、展演普及工作。

二是注重在展示上下功夫。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文艺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中的丰富素材和主题,通过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场景等进行人物塑造、场景打造、故事改造,用符合新时代人民的观赏喜好、认知习惯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表达出来,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例如,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方面,融入传统元素和美学观念。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历史古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注重在表达上下功夫。研究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推动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传播和展示的方式,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在学术研究、艺术实践、市场产业等层面,加强中国文艺学术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中国文艺话语体系,让中国表达更好为世界所接受,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展现中华审美新风范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这种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其实就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中华美学精神。近代以来, 从王国维、梁启超,到朱光潜、宗白华等,不同仁人志士都在挖掘阐述中华文化的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一部中华美学史,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形态、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三者互生互动共同提升的记录,也是中华美学精神助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光辉历程。调动高校院所等学术力量,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掘阐释文艺发展史及其文艺作品中承载的美学精神,包括经典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了解其内涵、价值和历史演变,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承载的美学精神,构建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审美体系。

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美学的重要载体。我们要重视发展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和发掘我国少数民族文艺成果及资源。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非遗传承项目名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计划,多渠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实施京昆及地方戏曲振兴计划,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推进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排练演出场所建设、政府采购戏曲项目,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戏曲进校园。

在扶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文艺创作方面,要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加大各类基金和专项资金对中华文化素材、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项目的倾斜力度。引导文艺工作者把中华文化立场和当代文艺创作贯通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秩序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了国际形势复杂动荡,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更加深入,我国迫切需要发挥艺术作为世界语言的独特优势,努力推动更多优秀文艺院团和艺术作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用中国价值观念诠释世界,让世界经典得到中国解读、中国演绎、中国表达;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中国IP,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传播力,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运用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既要引导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特别是艺术家,立足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充满生机的当代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优秀成果,创作生产具有代表中国风格、传递中国价值理念、展现当代发展形象,又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易于让国外受众接受的优秀作品,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审美风范。也要多举措鼓励文艺单位和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将文艺交流合作纳入扶持激励政策,国家基金和各类地方专项资金在扶持艺术创作和传播时,增设海外传播力评价指标,对文艺作品或活动走出去项目予以倾斜。还要完善文艺领域评比表彰制度,建议国家级文艺评奖专门增设海外传播类优秀文艺作品项目。提升中国文艺领域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海外影响力,策划组织不同艺术门类国际交流活动,组织艺术家或文艺作品参加音乐、文学、影视等文艺领域国际赛事。在地方知名的文化节庆和国际展演活动中,增加国际文艺作品的参与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展演和文艺评比品牌。同时,发挥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旅游发展资金等的作用,组织实施好“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项目。

要统筹制定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专项计划,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落实“十四五”期间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规划,加强统筹指导,完善协调机制,把文艺走出去纳入人文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政府和民间多种对外交流渠道和活动平台,促进交流互鉴。一方面要积极“迎进来”,以文艺展示新风貌。配合重大外事活动,组织好涉外优秀文艺展演活动,持续打造中华汉学家系列项目,组织世界汉学家学术交流会议,实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遴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艺作品,进行多语种翻译、出版、播映、展示。另一方面还要主动“走出去”,以文艺传达新声音。如建立健全优秀文艺作品项目交流数据库,加强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统筹管理,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旅游办事处等策划组织中国文艺活动走出去活动,持续打造“欢乐春节”“美丽中国”品牌项目,办好“聚焦中国”“意会中国”线上交流活动等。我们要制定落实“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把实施丝绸之路文化项目、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项目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加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建设。此外,要坚持文化认同,加大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力度。实施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艺海流金”“情系”等品牌项目,提升港澳台之间官方和民间文艺交流活动的规模和质量,以文艺形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和中华大家庭的故事,促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身份认同。

(作者系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