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特别、非常好读的书。
首先是它的叙述形式,以两位作者从容对谈的口语化表达,再现中国传统戏剧的古往今来,曾经的辉煌,与当下的式微。两位对谈者都是毫不含两位对谈者都是毫不含糊的高级戏迷,而这个身份的由来,用张石山老先生的话说,就叫“渊源有自”,那就是各自生活过的家庭氛围,爱戏剧的父母,再有爷爷、姥爷、奶奶、外婆,还有舅舅等,都是当地村镇范围有相当名声的可以兼顾乐师和角色的人物。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二位,怎么可能不喜欢戏剧?如此一来,读这本书,就让我们知道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地域文化当中绝对主流的戏剧文化的生态面貌。
由此,阅读时就有了追随作者穿越时光隧道之感,常常忘了自己是在读作品,而是幻觉成正在听两位朋友绘声绘色地聊侃着,无端的时不时就有了想参与进去一起聊的冲动,因为勾起了太多相似的记忆,也激活了自己许多不一样的触想,颇有表达的欲望。所以说带入感很强,或者叫作共鸣、共情了。
比如当读到他们很陶醉地聊庙院戏和野台子戏,到外村看戏和月色下返回的情境,立即就把自己拉回到久远的儿时乡村记忆;再比如张石山先生说起他在乡村和太原城里上的学校,基本都在各种庙宇里,我就想起自己的一年级,就是在老家村东头高坡上的吕祖庙里上的;而庙院戏的场地,我们村则在村东北角北巷口的文庙里头,不过记得只在里面看过电影。
相比相比于两位对谈者成长为戏迷于两位对谈者成长为戏迷的环境,笔者可以说自打记事起,就断断续续泡在体制内的剧团环境当中。这缘于父亲曾担任运城当地蒲剧团的行政领导,后又受命创办了运城地区戏剧艺术学校。作为家属子女,我的幼年和少年时期,锣鼓梆子、丝竹管弦伴奏下的各种男女唱腔,可以说是日常声色见闻。
其次这本书的内容架构,颇有点倒排的良苦用心。两位作者先从人们对戏剧的兴趣谈起,从戏剧在旧时代乡村生活环境当中的生态,皆为民众兴趣爱好使然引入,由此唤醒读者的温馨记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从直观的脸谱形成、生旦净末丑各类角色行当的区分、程式化表演对诗意美感的无限演绎与诠释,到表演绝技的吸引抓人、层出不穷,可谓引人入胜。
就笔者而言,有关戏曲知识的掌握,除了从小到大浸泡的环境,再就是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学习了解。我想,恐怕很少有几个人能一气把一部戏剧辞典读完,基本上是需要哪方面的知识点,就查阅什么内容。而这部对谈作品,两位作者通过亲历的视角与生动可感的话题,把读者导入了系统的戏剧知识章节,可谓起到了印象深刻的精彩普及效果。读者饶有兴致,自然就会一气读完了。比如“夹生旦”,以前就读过相关资料,可再次读的时候,却还是有点恍惚了。相信这次读过,尤其是通过张石山老师掰开揉碎般的叙说,应该再难忘却啦。特别是聊及与蒲剧有关的内容,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更是感到亲切无比。
《戏台上的中国》又是一部引发笔者审视沉思的书。
两位作者关于传统戏剧由远古演化成形的来路,元明清时期的辉煌过往,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当下的发展与生存现状,再到这门古老表演艺术未来走向的对谈内容,无不令人感叹,陷入沉思。
传统的戏剧表演样式,随着社会发展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创新,并且依然处于这一进程当中。在网络信息时代,由它孕育嬗变出的诸如电影、电视剧、网剧网剧等表演艺术形态等表演艺术形态,,显然已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的首选。那么作为以观众为服务对象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形式,也应该接受观众的这一选择,这是艺术表现形式不断进步必然带来的变化。至于戏剧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当中的优秀表现形式,无论是优秀唱段,还是精彩特技,现在其实已经以折子戏和特技表演等形式进行了继承展示和学习发扬了,这其实就是对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形式的一种保护态度,也是大多数受众乐意接受的。
进一步探究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式微,让笔者想到了正走在越来越细分方向的科学技术,和与之很类似的艺术门类的细分态势,尽管同时也在发生着边界模糊化的跨界现象。那么对应擅长故事情节表现的电影电视剧,不正是抽出了戏曲剧目过去出现过的故事连本戏的一面?前些年,好多剧目为了压缩场次之间拉合开启幕布的时间,甚至尝试借用灯光明暗变化取消开合幕布的操作,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影视剧蒙太奇镜头切换来得便捷。再看歌舞节目,不正是抽离出了戏曲演唱舞蹈的形式,以至于节庆时段的各种联欢晚会上,传统戏剧服饰装扮下的唱段与特技等片段化表演,成了歌舞节目的组成部分。
记得一次记得一次演出散场后演出散场后,,笔者听身边老者对老伴念叨:看得不美,一晚上总共才有四段像样的唱功。这应该是很内行的评价。由此可见,与影视剧相比,根本无根本无须把改革出新的重点放在如须把改革出新的重点放在如何让戏剧演员在有限的舞台上表现时间跨度大、时空复杂交错的故事情节,与影视剧较劲,而应该放在如何把曲折的剧情故事、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等内容好好容好好融入唱念做打的表演功夫当中融入唱念做打的表演功夫当中,,并琢磨出与众不同的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进一步提炼出观众喜爱的进一步提炼出观众喜爱的典型化唱典型化唱腔和典型化的程式动作,或者才是正道。
延伸开来,笔者还想到对经典传统剧目的改编,还是应该原汁原味地继承,哪怕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继承,但不等于要在剧情题旨和人物塑造上进行颠覆性改编,那就不再是所谓的经典了。而对于新编历史题材的剧目,也应该尊重它所处的历史生活环境与价值观念,不能脱离历史背景。
再一个,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优秀有目共睹,但也不能强求现在的年轻人对其不离不弃。所以笔者的态度,代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戏剧表演剧目,自然可以与适合当代大多数观众艺术审美的影视剧、网剧并驾齐驱,至于谁在赛道上胜出,谁黯然退场,将是一个客观而又残酷的竞技接力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淘汰,如我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各类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优秀成分,都像那根接力棒,被影视剧、歌舞、演唱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吸纳,传承,发扬下来了。
归根结底,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到底是在走一条“江水流春去欲尽”的不归路,还是在经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涅槃新生阵痛?相信相信会是会是个仁者见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考命题,也相信时光岁月一定会给出最合理妥当的答案。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