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排戏”得降降温
 “装配式排戏”得降降温
2024-10-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苏锐

没有静心讨论的过程,没有认真磨戏的想法,整个过程匆匆忙忙,如此排戏,岂能出精品?

“装配式排戏”短期内影响作品质量,长期来看对舞台艺术创作生态的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装配式建筑,将传统建造方式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车间,之后将加工好的建筑构件和配件运到施工现场组装。因为具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并不比传统建筑差。但是,用类似理念搞“装配式排戏”就难以行得通。

有些地方在创作大戏时,编剧、导演、舞美甚至主演都是外请人员,大家建组时碰一面,然后各奔东西。过上一两个月,大家又聚在一起,开始“突击组装戏”。短则十天,长则一个月,一部戏装配完成,在舞台上演了三两场,主创人员再次赶赴天南海北。没有静心讨论的过程,没有认真磨戏的想法,整个过程匆匆忙忙,如此排戏,岂能出精品?

一些舞台艺术创作领域浮躁的风气,是“装配式排戏”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某地一位年轻的编剧告诉笔者,前段时间因为单位要考核,他将过去几年的成果进行简单梳理。让他自己也大感意外的是,短短两年时间,他居然写了4部大戏、6台小戏,手头还有一个剧本已经接近尾声。

上述编剧也承认,写得快、短时间写得多,不可避免会导致“有量无质”。因为自身经济压力较大,不得已希望多接一些剧本写作任务,一定程度忽略了作品的质量。

这位编剧的“诚恳态度”,只是浮躁风气的一个表象。深层次看,“装配式排戏”的原因包括一些院团、一些单位功利心作祟,以及缺乏必要的监督考核环节。

功利心不必多讲,一些院团、一些单位负责人希望在任期内快速拿出作品,为此不惜违背创作规律,一味追求速度,将能上舞台并首演作为终极目标,不考虑常态化演出和普通观众的反响。

缺乏必要的监督考核,是“装配式排戏”现象延续多年的根本原因。导演排得好坏、演员演得好坏,丝毫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合同。更有甚者,之前还曾出现过,某地院团因为剧本质量原因想让编剧修改,被后者要求再增加数量不菲的“润笔费”。

凡此种种,导致舞台艺术创作领域存在一定的浮躁之风。

这种风气如果不得到有效遏制,会从一家院团扩散至另一家院团,从一个地方延伸至另一个地方。因为个别地方院团从中尝到甜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就可能导致其他地方效仿,可能致使用心磨戏的院团减少,赶鸭子上架、火急火燎的院团增多。

“装配式排戏”短期内影响作品质量,长期来看对舞台艺术创作生态的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对于年轻演职员而言,本来应当在成长阶段培养演戏的“绣花精神”,如果耳所闻目所见皆是如此排戏,根本静不下心,又如何潜心磨练自己的技能?

“装配式排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降温的时候。笔者认为,切入点至少包括三个角度。

一是从文艺创作主管部门来讲,要有考核的程序。不论是剧目创作还是人才培养,凡是需要财政花钱的,须有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从作品立项开始,编剧、导演、舞美等岗位的权利义务需要一笔一画写清楚,预期达到的目标必须写明白。如果演出之后社会反响一般或者较差,主创团队需要在原有创作经费的框架内,把戏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是从院团来讲,需要时刻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树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理念。有的院团有可能不是为观众排戏,这种错误的观念容易导致院团不重视人才培养,排出的作品也不指望卖票。这种对自己事业的不负责任,应当坚决避免。

三是从文艺评论队伍来讲,应当坚持讲真话,对得起自己的头衔。有的文艺评论家,虽然看似经验丰富、文笔老辣,却在剧目座谈需要的时候只是充个门面、增光添色,用以证明剧作的质量。文艺评论人员是好戏出场的“关键阀门”,这个“阀门”失效了,舞台艺术就失去了一面反映真实情况的镜子。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