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吕梁市民间艺术团、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创作演出的道情现代戏《吕梁护工》编剧王辉、马肇录、白惠林、谢永峰,导演王春燕,是一出以临县妇女走出大山做护工、当保姆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的道情戏曲。全剧围绕保姆李梅香到北京为一位年逾八旬的八路军老战士孙满山当保姆开始,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而又坚韧、耐心的优秀护工形象,无论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是一出反映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现代戏。特别是熟悉的道情音乐旋律,使观众享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艺术的熏陶。剧中几个人物的塑造都很真实,比如主要人物保姆李梅香,用她绝对充满民歌风味的歌喉,把吕梁山上的农村妇女的动人形象展现到舞台上,非常的成功。金小毅扮演的孙满山也相当成功,我尤其欣赏孙满山在唱词中提出,当年是吕梁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汗水和仅有的粮食支援和帮助了八路军,过了七十年,他们的儿女又来伺候我们这些老干部,的确令人感动,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小毅道情唱得也是有滋有味,比他唱晋剧还有功力、还好听。儿媳妇钱玲玲的表演也很好,也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把那种城里人对待乡下人的高傲、刻薄、不近人情的性格都表演出来了,非常的真实。只是她的转变有些单薄,有一些突然,基础不够扎实。
舞台设计基本是一个场景,在投影机的配合下,很形象的把回忆的场景和人物的情绪结合到一块,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场景的转换也很简洁,用一群身穿护工服装的群众演员代替主要人物梅香的繁琐工作,用舞蹈展现戏剧的规定情境都是很好的设想,也是为戏曲现代戏的改革和创新做了大胆的较为成功的尝试,如果在艺术上更美一些、再有所追求就好了。
母亲和丈夫的伴唱让人物出现而又没有什么戏,有些多余。其实不出场也完全可以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告诉给观众,站在那里专门唱一大段唱腔,总觉得从艺术上讲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要出现就让他们在台上有个特写灯光也比站在台口下面好。几个回忆场面的灯光都没有处理好。如“豆钱钱舞”“伞头秧歌舞”在灯光的运用上要更明晰一些,要和周围环境区别大一些,否则观众搞不明白人物和场面的关系。
既然梅香是经过培训的护工,一定知道很多家庭生活的常识。纯毛衣服不能水洗在培训的时候应该是明白的道理,可是梅香没有任何铺垫的给儿媳妇把上万元的毛衣水洗,有些太假。应该为这个戏剧情节安排一些能够展现人物个性的铺垫。比如,钱玲玲回来,抱了一堆衣服让梅香洗,没有注意把毛衣也放在一起了,并且都扔到洗衣机里面。是梅香发现后从水里把毛衣捞出来,玲玲反倒责怪是梅香把毛衣洗坏了,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把毛衣堆到要洗的衣服里面的。这样对塑造人物个性有帮助,不至于使梅香的戏剧行动让观众觉得有些突然。
这些情节上的问题都好解决,有个关键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一下。从全剧一开始的场面可以看出来,现在城里人是非常需要保姆的,也就是说,保姆是市场的紧缺劳动力。为啥要给梅香每月六千元的工资?因为紧缺嘛。北京的保姆是什么样的,我不好说,我家也从没有雇过保姆。但是我们家对门邻居三天两头雇保姆的事情我可是亲眼所见。每次换保姆根本不是主人不要保姆,都是保姆或者是嫌工资低,或者是不愿意伺候而走人的。别说保姆回家检查提包,送人家衣服还要看保姆的脸色。因为怕保姆不干,他们家里人和保姆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人家。开头找的保姆说是看孩子,家里的饭都不给做,也不整理家务,就是抱孩子在大院里和其他保姆聊天。他家女主人到我们家说,这是花钱雇了个奶奶。就这干了不到两个月就不辞而别了,说是另外一家给的工资高。我们小区的保姆经常抱着孩子在大院里扎堆聊天,都是反映哪家条件好,工资高,工作轻松。保姆跳槽的事情经常发生。特别是伺候老人的保姆,非常难找,都愿意单纯看孩子。月嫂就不要提了,一个月工资就能把那件被水洗的毛衣钱赚到手。我估计北京的保姆比咱们这里更抢手,工资也更高吧。据说,目前用户和用工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当护工,宁可少挣钱也不想当保姆,不知是否实际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应该把梅香安心工作的思想有所表现,比如和别的在北京当保姆的护工思想交流等等。这样也可以把剧目的多样性和人物的塑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至于单一。
还有个问题,就在今年9月20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葆婴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关爱儿童 健康扶贫”暨天使之心贫困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社会动员处宿盟、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侯筱玮、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葆婴有限公司副总裁出席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给贫困地区0到14岁的孩子免费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这之前,我查了一下网上的信息,国家对农村孩子,不仅是贫困地区的,只要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都可以用新农合办法给予治疗,本人家庭只需要出一小部分钱就可以。是否需要到北京治疗,按照现在的三甲医院水平,省一级的就可以完成。所以,梅香孩子的病就需要研究一下,看是什么病更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否则会引起观众的疑问。要把梅香孩子的特殊性讲出来才有典型意义。
第二场和第三场的开始场面,都是家里人从外面回来,给人重复的感觉,应该有所区别,哪怕是开场人物就已经是在家里也好,通过台词把他们又回来的规定情境说明即可。
另外,根据剧情的交代,孙满山到山西是红军东征时候,因为他还保存着红军的帽子,还没有到抗战爆发后成为八路军。红军从陕北东渡黄河到山西是在长征刚刚结束的1936年2、3月间,红28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兴县罗峪口渡过黄河,进至晋西北地区,与红15军在临县白文镇会师。为配合南线红军的战略行动,把晋军主力牵制在晋西北地区,红15军团和红28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临县、方山、离石、中阳一带的吕梁山区与晋军在山西打了一百多天仗,消灭了阎锡山的许多晋绥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和物质,可以说的大获全胜。5月之后红军又返回了陕北,有部分红军战士留在山西。从历史真实看,孙满山应该是这个时候来到山西的,那么他的年龄就应该起码是在1920年左右出生,1936年应该是16岁左右,今天应该到90岁以上了,不应该只有88岁。这个时代背景应该明确一下,是否编剧是太拘泥真实事件,没有把老人的岁数和经历艺术化的虚构。不要说是88岁,也没有必要说是2017年发生的故事,就说是当代的北京和临县,反倒更主动一些。实际上现在90岁以上的老人甚至上百岁的大有人在,何必把老人的岁数规定死呢!
尽管看了演出后还能提出一些疑问,但是剧目演出的基础还是很好的,以上一些认识和看法也未必准确。该剧有好几个编剧,我想一定会在下一步的修改中使演出更加完善,成为扶贫剧目中的一部优秀作品。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