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到底在哪里?我们的上帝——观众,到底在哪里?
专业院团创排的剧目为什么少人看?剧目少人看为什么还照排?创作者是否必须以“本土”为依据创作才是“本土文化与艺术”,才有创作出路?本土的演出市场为何排行趋后?
不是没有观众,而是我们远离了观众
拧出三个关键词:
A、票价
多数老百姓的消费行为讲究物有(超)所值、价廉物美。商家讲求恪守诚信、童叟无欺。你定个高票价,若果物无所值,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广告宣传是国外经典名团,你拉来的是“草台班子”),你别总以为老百姓骗得起,其实可敬可怜的这点观众至少是躲得起。老百姓摊便宜,最好是少花钱不花钱看演出,所以这几年全国上下的“惠民演出”很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凡事得从长计议,量力而行。别这一阵子刮优惠免费风,下一时整出几百上千的票价没商量。还得长记性,同一剧目别此时“惠民”,彼时“市场”。
票价依附于市场。惠民说到底还是个准商业行为。由此,我们是否得重新定义与施行“艺术惠民”(政府变相的院团补贴)工程。想到,公益可以与市场彻底划清界线。政府对采购剧目定票价就别粘粘乎乎了;仅拿一场演出、一回活动为例,里边既有低票价,又有免费票,是做不好公益,也培育不好市场的。
对于动辄数百上千的票价,市场似乎火爆,一场几场可以,持续不久的。因为观众有限,爱本土艺术的土豪并不多。此类市场,肩负着高雅艺术范引的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别去染指,也无力抢占;“改制”不久,别老想着飞抓满天麻雀,先练会走与跑为上策。
B、质量
十多年前,深圳歌舞团被解散(已复活),引发国有专业艺术院团有无存在必要的讨论潮。时至今日,我们的回答仍然是:“有。”却又有前提:你得有来自于人民的观众认定的存在价值!专业院团不等于专业艺术。创作不出观众爱欣赏的专业艺术作品,你已经不专艺术此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座城市,为数不多的几个专业艺术院团,多数“GDP”充足的政府还是养得起的。关键是值不值得养?有没有真正由人民认可的值得?
专业院团也挺难,“改企”后也好不到哪去。仍旧冲着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美丽愿景,前进、徘徊、后退,再前进。舞台上,领导、专家说好,观众寥寥的作品数量在下降。而,投入与产出的链条、模式并没有断、改,甚至还牢不可破。产出的作品做官样文章的还大有团在,部份院团做此事依旧屡试不爽,常试常新。就是说,不少的院团(国企)依然是为奖而存在,为官样文章、政绩而活着。而不是为观众看得到的高质量的作品而存在、而风光。在想,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院团、观众是否可以做以下明晰分工:
文艺院团:创演来自于人民的观众爱看的文艺作品。
政府:少办、不办“文化”。给资金,保障院团的作品创演。出机制,做好演出绩效的监控。
观众:把作品的质量好坏、艺术水准的多寡高低的评判权,从各种文艺赛事、活动的评奖专家手中夺一部份回来。用走进剧场观摩的“脚”投票。
C、趣味
作品的趣味与题材、内容、形式,与表演者的最终呈现、欣赏者的收受都有关。专业艺术院团的作品低俗不到哪去,高雅起来却又很难。不说创排时各方的声音、意思难以统一,仅是对演出成品的审判,领导、专家、观众各方对“高雅”也是各执一词。本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死守的认知是:
作品一要“干净”;给哪怕是小学生观众留有点再创造的欣赏余地。舞台上别太杂、太满,大家不是来看电影电视······二得走心;观众作为欣赏者有欲求在剧场“喜怒哀乐”,体验到这是生活,而且是很美好的一部份。获得决非一碗饭一壶酒一杯茶能给予的精神舒爽感。三不上课;人一辈子在学校呆的时间大约15年。一路学取博士文凭,最短22年。——说的还是“专职”学习。我们得明明白白:剧场不是课堂;演员不是老师;观众也不是学生。让不作为求知者的观众自然而然地领受你所创作品的诉求已是最高的“说教”功成,足矣!轻松下,让大家看个戏吧。
至于,所创作品与“本土文化”的“血亲”浓淡和正统与否?无论创作者是否出生于“本土”,也无论你脑子里是否装着“本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艺工作者在当地生活久了,所创作品肯定不缺少“本土”味道。真值得担心的是,作品能否走出“本土”。
不是缺少装观众的剧场,而是缺少撑剧场的人气
以人民的数量计,演出剧场不是缺,而是稀缺。而,以观众计,剧场似乎又不缺。仅以广州市为例;或大或小能坐几百数千观众的剧场约30余个。这个数量对于单是户籍人口已接近1300万的城市来说,不算多,而是太少太少。然而,依据这些剧场的经营状况,包括场地使用率、观众人次、演出票房等细算,直观的判断会是:剧场过剩。
剧场最适宜艺术气息氤氲洋溢,千万别充斥着铜臭气!当地的不少剧场就算不可以也已经开始与国际充分“接轨”,有洋气、大气、霸气等想得着的各种“气”,就是缺少些人气。剧场经营同样可以拧出几个关键词:
A、租金
出剧场最原始的生存手段就是收场租。当地各大演出剧场场租高吗?我们的回答是:“不高。”别奇怪,几万、十几万的日租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剧场方来说定价真不算高。等算完账后,你被惊吓的眼神定会渐渐转化为理解与同情。为何?作为城市名片、标志性建筑,剧场造价不会太低,由此引出的使用成本:维修保养、空调水电、人工福利等等,还不计折旧,更不算经营,成本已经不低。你真要谈“市场”,“坐收渔利”的他们并不赚钱,甚至还有赔钱风险。
B、演出
近几年,剧场学习影院进行院线铺排,在保障作品的持续演出、提高剧场的使用效率、观众的培养、市场的规范等方面颇有成效。事实告诉我们,剧场与演出活动共存亡,要求演出方与场地方通力合作,不啻有院团与剧场合作排戏、推戏,剧场与剧场合作推戏、演戏等方法手段策略可用可循。
C、营销
收租、合作演出的营利模式还都很单一。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供消费的产品单一;就是使用个剧场、看个演出。二是开发多元产品的条件不具备;近些年电影市场为什么火爆?影院在交通、餐饮、购物等多方面给观众做的是迎合满足,而不是“远离”。上面提到广州有约30余家剧场,这些或旧或新的演出场所多数正在走向被“商业”围堵、被“市场”淘汰的行列。三是缺乏市场经营的动力;广州有个沙河顶,剧场扎堆,个个都在深闺里。“一团一方”,同是舞台表演艺术,各个院团“话剧、歌舞、杂技”因为艺术门类的不同,剧场演出的作品区别甚大。可是,仅就剧场演出而言,已经是高度的同质化经营。这里,考验政府的演艺资源盘合、整合,以及“推倒重来”的战略设计。也考验七拐八拐才能找着的院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香”如何苦心酿造。至于民营资本与身影会否介入,不得而知。
上述三个关键词都涉及成本,本身就是“成本”。和国际、国内一样,当地的演出“市场”有几个需要:1、剧场降低场租来降低院团演出作品的场地使用成本;2、演出方降低票价来降低观众进场看戏的欣赏成本;3、院团降低作品的规模(重艺术轻制作)来降低剧场的使用要求、规模进而降低剧场的经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由观众来评估政府对剧场、院团的采购、资助成本。
院团与剧场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降低政府的“抚养”成本。目前与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演出“市场”都离不开政府的投入。由零票向低票价过渡,引导人民走进剧场成为观众,相关各方都大有、必须大有可为。
专业艺术院团必须由人民“养”,剧院的座位必须有人民坐,院团的作品必须让人民看。或许,以走进剧场观摩的来自人民的观众的数量来评估院团演出作品的艺术质量,比其它任何复杂多样的演出监控评估机制都更可实操,更加科学。至于,类似小剧场作品搬到万人体育馆演出求观众数量的混绩效做法,已经无关艺术,而是无视职业道德。可以将这类“创意人”直接清理出文艺队伍。
观众在哪里?大街、公园、商场、住宅,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人民。人民不需要寻找,她(他)们就在那里。观众亦然。
(作者系树•人美育团艺术总监、全新剧种“侃唱会”原创者)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