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以戏曲艺术为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以戏曲艺术为例
2024-10-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吴新苗

在经济活动中,供给方需要根据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通过生产方式、经营制度、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革,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和经济的活力。当代社会,文艺创作成品也会进入流通环节。因此,文艺既是上层建筑之一,具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受到商业规律的制约。在我国当代语境中,为了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不能沦为资本的傀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社会价值被提到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文艺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的检验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国家艺术基金、各省文化艺术基金每年都有新剧目创作项目,各地举行大大小小戏曲节、戏曲展演也非常频繁。例如,今年9月举行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彰显了新时代戏曲发展的蓬勃生机,5台大戏和21场折子戏组台演出共涉及22个剧种的87个剧目,网络直播观众累计3.3亿次,某短视频平台“南腔北调抖是戏”话题下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某社交平台互动话题“百戏昆山盛典”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今年9月末到10月初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通过引人入胜的专业演出、学术研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互动体验活动,以及产业交流、文旅消费等衍生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作为国家级文化活动的高水准和广泛覆盖。

除了这些戏曲节、戏曲展演,平时的戏曲演出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京剧《四郎探母》、昆曲《长生殿》等都历经了长期的磨砺、一代代观众的检验,成为演出市场的定海神针和吸引观众的美味佳肴;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红楼梦》等都是充满青春魅力的作品,年轻的人喜欢青春的艺术呈现,青春的演出者也往往带给古老艺术以新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戏曲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因为地域、年龄、性格之别而有不同的审美需求,有些人喜欢经典老戏,有些人喜欢跨界融合;有些人喜欢大剧场里的正剧,有些人喜欢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的实验性作品;有些人喜欢更有思想力和创新精神的作品,有些人喜欢家长里短的亲情叙事。戏曲创作应该更加多元化,而不应过度同质化。这就要求戏曲生产的供给方进行一系列深度改革。首先,要加强对当代观众群体的调查研究,要摸清楚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改变一些专家和从业人员对市场非常陌生的局面。其次,需要从艺术生产机制上进行改革,剧团在项目论证、剧目评价方面可以引入匿名评审制度为创作把关,加大对青年从业者的扶持,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剧场、剧团以及相关部门从剧目生产一开始就需要注重观众评价,可以通过邀请观众参与项目论证、预演和对演出进行评价,综合戏曲学者和评论家、同行专家、观众的意见给上演剧目评分,公布相应结果,以引导行业生态的向好发展。最后,还要加强宣传和传播。戏曲反映着中华美学精神,是世界艺术之林一朵仙葩,但很多当代人对这一传统艺术有隔膜,这与宣传不够、传播方式单一有关,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传播力度,把观众吸引到剧场,让人民爱上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对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倾听人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创作出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真正达到以文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目的。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教授)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