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生态十年管窥
 戏剧生态十年管窥
2024-10-15  来源:中国戏剧杂志  作者:郑荣健

作为一个从环境学科引进衍生的概念,“戏剧生态”自21世纪以来就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较为严整的关系逻辑和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思维,对于行业意识是一个重大跃升。它是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但作为一种具有共识的现代观念和实践架构,则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到21世纪以后才逐渐普及起来的,并已迅速成为观照行业的重要叙事。

20世纪80年代,戏剧界围绕“戏剧危机”展开大讨论,就有过类似的提法,如王东局的文章《艺态平衡刍论——正确对待“戏剧危机”兼谈建立艺态学》等;而“戏剧生态”观念逐渐流行起来,则有着更加宏观的话语逻辑——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包括戏剧在内的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要素被纳入市场调配框架当中,随之有了对各行业类别的甄别和梳理,特别是对一些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的领域,进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保护意识逐渐普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总体部署,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戏剧行业和戏剧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文化体制改革和非遗保护进程中,如何科学综合、统筹协调地应对和处理一系列更趋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就成为行业共识,并形成生态视野的阐释和言说。

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活动和市场经济行为,创作生产始终是戏剧生态的中心环节,同时涉及历史传统、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生产主体、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市场情况和传播特征等方方面面。经过不同阶段的摸索验证,特别是在导向功能和商业属性、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非遗保护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综合权衡下,我们对于戏剧生态的顶层设计更加立体科学、协调完整和综合可持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原则。这对于构建相关的文化政策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始终是原则性的重要行业遵循。同时意味着,我们所谈到的构建现代戏剧生态绝不是历史的、观念的,而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通过一系列行业布局和体制机制安排,统筹协调各个环节和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资源配置方式,以达到促进“良性循环,双效统一”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新时代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战略的高度,文化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文艺相关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这一系列思想成果和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础支撑,也明确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基调。新时代以来的许多重要政策,就是在此情况下出台的。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同年,《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52号文件)和《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202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创评互动。可以说,新时代以来戏剧行业围绕构建现代戏剧生态所开展的工作,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框架下持续往前推进的,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是正确思想引领和科学政策决策下取得的。

作为现代戏剧生态的重要支撑,戏剧行业在基础性工作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方面。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类剧场设施建设相当频密、迅猛发展,是新时代戏剧行业的重要特点。二是文化基础方面,以全国戏曲剧种普查为代表,通过摸清家底,为科学研究、精准施策提供数据和学术支持。

10年间,全国剧场总量从2100多个上升到3100多个。一些文旅游乐设施得到转改使用,沉浸式演出等新兴形态则进一步带动演艺新空间的发展。这已不仅是数量的意义,更意味着多层次、多样化的基础性支持。这一趋势还继续往纵深发展。一是集群化和综合化布局,如各地标志性的大剧院和上海演艺大世界、繁星戏剧村等不同体制性质的实体,多个剧场形成空间梯次,同时还兼顾了丰富功能。二是院线化管理,如保利院线旗下管理着80多座剧院设施。三是全传播链条,如国家大剧院较早就开始打造“古典音乐频道”和大剧院客户端,提出“网上大剧院”“移动大剧院”的口号,而移动咪咕等积极探索戏剧演播,以科技为支撑的相关基础设施也不断进步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线上售票的良性循环。

2015年至2017年,原文化部实施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第一次以统一的剧种认定标准来统计戏曲剧种,不仅摸清了“家底”,而且梳理和解决了过去长期积累的一些困惑和堵点。戏曲历史悠久,传统底蕴丰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情况掌握得并不全面,有的认识也还有待厘清。比如,过去有些剧种认定偏向地域化、行政化,造成了认知混乱,有些剧种存续状况不明,传承主体也缺乏有效统计,难免就使政策难以精细化地传导到具体工作的末梢。这正是普查工作的意义所在。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戏曲史述、民间职业剧团调查、地方剧种流派唱腔研究等专题性的具体工作,为构建戏剧生态提供了学术支持,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此后不久,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至今已举办多届,既促进交流,也扩大了剧种和人才的影响力;随后,中国剧协密集开展民间职业剧团的专题调查工作,为精准施策提供统计参考;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的修订、戏曲“像音像”工程和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等,本身也是基础性工作,同时受益于普查调查和基础研究的补充完善。盛世修文,往往是从这些基础性工作开始的,也构成了戏剧行业发展的重要底色。

在价值导向、文化传承和公共服务等不同方面,文艺院团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文艺院团及其创作成果,必须转化为“文化产品”,运用和借助市场的规律和手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确保文化传承和民生福祉的基础上,如何统筹协调诸多复杂关系,长期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

新时代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文艺院团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梳理和厘清,通过分类推进改革,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和剧目生产机制。2020年公布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指导,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在坚持“双效统一”的目标追求和综合运用多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上,文艺院团创作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改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升。特别是有的地方积极探索实施“一团一策”“精准施策”,既守住了阵地留住了人,也有效地激活了创造力和生产力。在落实“双效统一”原则方面,推出舞剧《只此青绿》的东方演艺集团、推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海歌舞团和立足深厚文学底蕴、坚持改编“茅奖”经典的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都是非常生动的例子。

从各类主题创作到以展演为平台、以评奖为机制的闭环,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我们戏剧创作生产的重要特点。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和建党百年等重大节点和主题创作,国有文艺院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了体制优势。那么,能否有更加灵活多样、运作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呢?10年来,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比如,推进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成立国家艺术基金,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以国家艺术基金为例,其成立10年共资助艺术人才培训项目922项,培养各类艺术人才2.7万人次,资助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和美术作品展览项目1161项。从创作扶持、人才培养到传播交流等各方面,如今已成为了解生态面貌和行业活力的重要窗口。特别重要的是,民营院团机构和个人也获得了扶持资助机会,从而可以更加从容地布局市场,有的年轻人甚至因此开启了艺术人生。随着相关机制进一步优化,经典复排和滚动资助有效解决了过去一些作品演三五场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现象。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构建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戏剧生态提供了重要启示。

“出人出戏”始终是验证戏剧生态是否有活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指标。相对于行业生态的宏观概念,这是具体方面,但重要性毫不逊色。作为承担具体任务的主体,文艺院团本身就是小的生态,简单的“出人出戏”其实非常复杂。资源资金是一方面,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人才梯队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一些院团创作队伍并不齐整,一些历史原因也造成不少院团不再设某些重要岗位,编剧、导演靠外请,甚至事关剧种本体传承的作曲和唱腔等也逐渐青黄不接。演出没有自己的乐队,靠伴奏带撑场面,已然受到了诟病。这是戏剧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构建现代戏剧生态的重要方面。

新时代以来,围绕“出人出戏”而从“人才培养”这个关键抓起,是戏剧行业改善生态、谋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亮点。2011年至2015年,中国剧协联合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联举办了“青编班”“青导班”“青音班”“青评班”“青美班”等青年戏剧人才高级研修班,聚焦编剧、导演、作曲、评论和舞台美术等专业领域,开展青年人才培训,并于翌年举办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这些学员大多已成为行业骨干,有的更已成为领军人物。后来有着重要影响的“西湖论坛”,最初就是从“青评班”发起的,如今已创作超过百部作品的编剧罗周,就是从“青编班”走出来的。还有像中国戏曲学院持续探索开办多剧种班,不仅针对性地解决了地方剧种教育滞后的问题,更为夯实和提高地方剧种水平、丰富和繁荣戏剧百花园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探索着眼于“人”,但实际是落脚于生态和行业的。因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调动,文艺院团才呈现出蓬勃活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青年评论家)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