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音韵必长留 ——怀念晋剧表演艺术家张鸣琴
 鸣琴音韵必长留 ——怀念晋剧表演艺术家张鸣琴
2020-06-26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浑磊先森
张鸣琴 晋剧《芦花》剧照 资料图

“记得长辈曾和我说过,当年她现场看张鸣琴的《芦花》时,台上她们演的动情落泪,台下也跟着泪眼婆娑。”像《芦花》这种场面清淡的“寡戏” ,如果没有厚实的唱功与真实的情感是很容易令人觉得寡淡无味的,而艺术不到家的往往会唱的声色俱厉,过于火炽,但这种失态的表演并不符合有教养的闵员外的形象,所以既要表现出闵德仁的忿怒,但更要有深层次的含蓄内敛,这是要有文化素养来支撑表演的。张鸣琴老师就以其细腻而富有深情的表演,完美诠释了这一形象,这也成为了鸣琴腔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大名赫赫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张鸣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大须生”,之所以要称其为“大须生”是因为她的扮相及气质,既有帝王将相的雄强,也有庙堂官绅的正义,不论是赵匡胤还是齐公,也不论是况钟还是闵德仁,那种大丈夫的感觉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精彩绝伦。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因为她能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也更能够体察到她所扮角色的情感脉络里,而这是需要演绎者有其自己的深刻思考与生活体悟才能达到的,这样刻画的人物不仅能让人记住而且还印象深刻,也更能流传下去,并值得让后学后辈反复咂摸咀嚼与学习。

虽然张老师是丁派弟子,但是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她依照丁派艺术规律,在唱腔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了一种以独特的润腔、拖腔擞音方式而形成的鸣琴腔,继而风靡了三晋大地,至今不绝。

戏韵醇厚、晋味浓郁、激情饱满、遒劲有力、铿锵厚实、长歌如诉……鸣琴腔在咬字、行腔、韵白、发声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她天赋的嗓音条件只是基础,在勤学好问与刻苦钻研努力下,拜入丁门得到了丁果仙亲炙后,表演更加性格化,唱腔也更人物化了。得丁派法乳这对于她表演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在四川待过几年的她,也学习了川剧表演细腻的特点,将舞台上的人物演绎的更加细致而丰满。

张鸣琴 晋剧《十五贯》剧照 资料图

于我而言,听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唱片版的《十五贯》。这是张老师在八十年代所灌制一张时常约半小时密纹唱片,这其中包含了全戏的精华唱段,从“熊友兰”到“耳听得谯楼”,再到与周巡抚的对唱都精彩至极。真正好的艺术都是经得起反复揣摩和聆听的,这段听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唱,以后也还会不断的听下去。

张鸣琴 晋剧《下河东》剧照 资料图

最后不得不说的还有最富盛名的《下河东》 ,由许石青与张正申改编的《下河东》不仅在三晋的乡间地头上演的如火如荼,更进京演进了中南海小礼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也备受戏剧专家赞誉。戏里她念白有力,唱腔饱满圆润,将赵匡胤的前后心绪变化呈现的非常到位。 尤其是最后“龙棚”一段段,用晋剧传统的七锤子平板“困河东遭凌辱心如刀绞,愁的王两鬓白须赛银毫…” 表达出赵匡胤心绪不宁、后悔不已但又无可奈何的的状态,这种十分抓人的情感表达是非常能打动人心的,不论时光如何流逝,经典的力量依然能感动人们。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但我相信千秋百代,鸣琴音韵必将长留。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